12月9日至11日,“丝路撷英,融通创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第八次学术年会、国际数字医学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暨《Digital Chinese Medicine》创刊五周年纪念大会在长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三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中医诊断研究所、慢病中医智能诊断与治未病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承办。大会开幕式分别由执行主席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旺华、数字中医药分会秘书长李杰主持。
世界中联总部学术部主任焦云洞宣读了总会关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换届的批复。经投票选举,我校副校长彭清华担任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彭清华表示,理事会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携手业界同行,共同谱写中医药发展的新篇章。
我校党委书记戴爱国向新一届理事会当选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我校中医诊断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肯定了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抗击新冠肺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国际数字医学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暨DCM创刊五周年纪念大会上,我校校长易刚强向DCM创刊五周年表示祝贺,并勉励与会人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进一步促进数字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界中联秘书长助理潘平充分肯定了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在积极开展中医诊断学学术交流与临床研究、注重结合临床进行研究创新、推动中医诊断学国际化传播、促进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他指出,希望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及全体成员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立足本职,坚持不懈做好中医药传承发展,着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带来了最前沿指导。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北京大学佘振苏教授、清华大学张勤教授、李梢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大会围绕“学科发展研究”“四诊客观化”“病证结合和证候标准研究”“人工智能研究”“数字方药研究”“数字中医研究”等内容开展了中医智能诊断高峰论坛、青年论坛、研究生论坛。专家学者精彩的点评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学术与实用并重、临床与基础共行的学术盛宴。
据悉,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16所高校及海内外研究论文116篇,论文充分反映了目前中医诊断学和数字中医药学术研究、创新成果的新轨迹和新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临床指导意义。经大会专家评审组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2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24篇。
(责编:宁思思)